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管理 > 正文

班组精益制造奖(班组精益制造奖励方案)

2025-04-30 70 0 评论 市场管理


  

本文目录

  

  1. 如何解决班组生产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难点
  2. 企业如何培养班组的工匠精神
  3. 班组长如何开展精益改善活动

一、如何解决班组生产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难点

1、一、实施精益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2、如何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核心中的核心,同时也是推进精益化的难点所在。首先管理层必须坚定且深入的由上至下的贯彻和推行实施精益化生产的思想,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多方面立体化的进行精益生产的宣传和发动,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使员工自发地积极地配合企业制定的路线方针,在思想上认识到精益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精益化管理理念后,精益生产才能很好地被付诸行动,这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3、二、加强提升基层组织领导的能力

  

4、作为最基层组织的领导,在班组日常管理中班组长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既承担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本班组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桥梁,要像粘合剂一样,将组员以及团队与团队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经由员工与事业伙伴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打铁还须自身硬。班组长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首先是生产工作方面“单打独斗、稳、准、快、”管理方面野蛮粗暴,但当企业推行精益生产以后,这种领导风格就与之相抵触了,因为精益生产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是要深入人心的,是要融入灵魂的,是无法强加的,是团队协作才能够得以发展的,所以班组长要加强自身建设,在公司组织的培训中学习科学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实践科学管理,深入学习精益生产,吃透精益生产的内涵,只有学会了领悟了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才能教别人,才能以点带面的推行班组管理的精益化。

  

5、人作为主体存在于企业这个大环境中,这个环境既包括可见的部分,如车间,机器,工具等;也包括不可见的部分,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的章程规定等。人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变化,相反的,环境的变化也会刺激人的行为的变化。人都会有情性,面对变化难免会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做生不如做熟”的思想会一时扭转不过来,这时候我们就要改变环境来促进精益生产的推进。

  

6、在班组中推行精益生产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员工思想转变到自主参与,再到改进,进而持续改进,这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遇到抵触,会有消极对抗,会遇到问题,会有利益的损失,转变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痛苦,由于班组是企业中最底层的组织,所以日常生产中的工作也是细小的,琐碎的,在日常管理中也是需要集体的智慧,这就需要在工作中以人为本,尊重他人,信任他人,遇到问题要经常与班组内成员多商量,集思广益,开展头脑风暴活动,积极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并鼓励技术革新,在班组内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办法总比问题多,即便是工作中发生了问题或纰漏,也是要把精力放在分析和查找原因上,而不是在互相推委扯皮,互相抱怨。由于班组长在职位上略高于其他组员,但是在权限上并不具有实质奖励组员的权力,这也就决定了班组长在班组日常管理中还得是以沟通为主,敞开心扉,将心比心地与组员交流,用沟通化解内部矛盾,通过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解决组员的后顾之忧,组员也必将会全力配合工作,使推行精益生产进程加快。

  

7、对于团队协作也提供了前提条件,组员多掌握工作技能,也就可以多了解更多工作相关的内容,包括工作流程,产品标准,岗位职责等,也给员工提供了个人成长的空间和渠道,也给员工带来了更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员工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就更能发挥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价值。

  

8、在班组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就要引进5S现场管理法,即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FTSUKE)。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TPM(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全)的前提,是TQM(全面品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5S现场管理法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在工作场所重新规划布局,按照日常工作的流程安排工位,减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重新整理工具陈列,按照工具外形制作模具并标识化,工具使用和点检清楚明了,不会因为寻找工具而浪费时间,也避免了丢失工具对飞机装配带来的影响。

  

9、工作现场合理有效的利用看板,实施看板管理,标明工作的内容,工作的进度,使得工作人员对于其要参与的工作清楚明了,使问题可视化,信息传递准确,避免待工的时间上的浪费。通过制度和环境的改变来转变员工的思想,从而达到与班组精益生产的推进步调一致。

  

10、综上所述,在生产班组推进和实施精益生产,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人为本。人才是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织生产班组来说,推进和实施精益生产就是首先要把员工的思想转变过来,不能等,不能靠,要有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必须对工作进行改善,并且要持续改善,只有最求卓越,我们才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二、企业如何培养班组的工匠精神

1、班组是企业中的基本作业单位,也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前沿阵地、培养“大国工匠”的舞台。在买方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产品的质量和个性化越来越重要,班组和现场正日益成为质量的中坚、品牌的基石、工匠的摇篮、创新的沃土。北京明日倍增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做咨询项目中打造的“标杆班组”和“班组之星”,正是秉着这样的精神和指导一步步的成长为企业标杆,行业标杆。

  

2、一说起精品制造,人们更多的会想起德国、日本,人们想起他们是因为想起他们的产品,想起精益求精,经久耐用的汽车、相机等。同样是产业工人,为什么我们打造出来的产品就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因为每一件精品的打造都需要有工匠的精琢心和手艺。那么在企业班组里我们如何培养我们的产业工人也具备这样的工匠精神使他们成为”大国工匠“,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3、一、培育氛围——人是环境产物,比肩最优标杆

  

4、倡导工匠精神,必先尊重工匠价值。要引导班组成员尊重劳动、尊重经验、尊重技术、尊重创新,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人才观念。要将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一类人才进行培养,用来支撑班组的团队绩效,并不断提高其在班组中的地位。培育氛围,可以人带人,也可以班组之间开展PK,还可以实行班组首席专家等等方式,尽量提升培育氛围的有效途径,让氛围里的每个人受到的最好的熏陶和无形感染。

  

5、二、大胆奖励——精神物质双奖励,引导工匠精神推广

  

6、尤其在基层一线,让精神和物质双落地,取得双丰收。让做的好的班员受到奖励,没做好的班员受到鼓舞,把大家的工作习惯引导到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方向上来,为企业赢得了声誉和技术高点。让员工感受企业发展成果的同时,还能得到改进工作生活的实质性奖励,每个人的感受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以提升。

  

7、三、协同作战——靠一己之力,往往不会长久

  

8、在班组需要的还是人帮人人带人的协同作战模式,大家在相互提升之中相互影响,成为模范和榜样。单打独斗,不是班组作战的好方法。鼓励个性和集体性的相互融合,相互嵌入,成为一个发展的有机体,联动分享,相互作用,拉升班组的最大效能。

  

9、四、搭建平台——设立劳模工作室、开设班组小课堂

  

10、真心关爱支持有技术专长的职工和青年骨干成为领军人物和带头人,以他们的名字来为“工匠”证明,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组文化建设、学习型团队的创建之中,积极发挥应有的好作用。给“工匠”一个有益于成长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大胆创新创造,并且将之成果应用推广到实际工作之中。促进工作成效,提升工作效率,打造一种品牌效应。“工匠”改变环境,环境带动大家,双向共进互动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向“工匠”学习,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努力成为一种趋势和超导效应。

  

11、“工匠”不会一夜之间产生,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历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就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爱护。学习外国,也需要赶超外国,先从企业班组的“工匠”培育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必将让中国制造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三、班组长如何开展精益改善活动

班组长如何开展精益改善活动?我的观点是四个词、十六个字:引领指挥、组织实施、注重实践、协调沟通。精益改善是企业从最初创业时粗放式扩张发展到追求精细管理必经的过程,也是一个企业逐渐成熟、走向成功的标志之一。

  

何谓精益改善:精益改善是最先由日本今井正明提出的,涵盖了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效率等各个方面,是一项从上层领导、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的一个系统工程。这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广义的概念。

  

落实到班组层级,精益改善主要涉及工作标准、产品质量、程序优化、节支降耗、增产增效等方面。精益求精是目标,改善提高是过程。以下是根据我对精益改善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的简单分析,为班组长在精益改善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一点思路。

  

01.班组长在精益改善活动中的权责和作用发挥,是取得成效的关键。《亮剑》中的李云龙,胆大妄为、粗中有细、勇猛顽强、鬼点子多,带出来的兵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敢于亮剑、会亮剑,成就了独立团的赫赫战功。班组长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是一个班组的核心,是班组的胆和魂。

  

班组长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兵头将尾,并且有最贴近职工、最贴近现场、最贴近生产各个环节的特点,班组长的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到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精益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层统筹部署、基层具体实施。需要从上到下整体运作,从下到上逐级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班组长对部署计划方面没有太大的发言权,权责重点在是组织实施方面。所以,班组长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激发全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在生产实际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实践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为上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等方面。

  

02.班组长组织开展精益改善活动具体方法的思考。精益改善是一项连续性、持续性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需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第一,全面动员,做职工思想认识的统领者。班组长要利用贴近职工、了解职工、融入职工的优势,根据上级提出的精益改善活动的目标要求,针对性做好动员部署。要用职工听得懂的话、深入浅出的道理,讲清楚开展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对职工自身的益处,统领职工思想,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活动氛围。

  

第二,协调沟通,做承上启下的衔接者。精益改善在生产班组层面的重点是工作标准、产品质量、技术攻关等。没有一线生产实践为依据的技术创新,是典型的闭门造车;没有技术部门指导的技术攻关,是典型的盲人摸象。所以沟通和协调车间技术部门对班组进行指导,是班组长在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做一名承上启下的衔接者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第三,找出问题,做工作目标和具体方向引领者。每一个生产车间都有所不同,所以精益改善活动的方向也会不尽相同。班组长要根据自己班组所负责工作的特点,以及生产产品的性质,组织人员对作业标准、操作程序、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认真自查和全面总结分析,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操作程序和质量要求上的不合理因素,确定可以改善提高的具体方向。

  

第四,重在实践,做骨干力量的组织者。班组长虽然是一个班租的核心,但是个人的力量永远比不上一个强大的团体。班组长在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必须做好组织工作,要组织班组中的技术骨干力量,组成技术攻关小组。依靠团队的力量,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摸索改善提高的具体方法,并做好记录,积累经验。

  

第五,总结分析,做具体方案的制定者。班组长要善于总结,把班组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数据分析等相关资料,形成可行性的研究报告。以充分的实践经验和详实的实践数据作为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向车间技术管理层汇报。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03.班组长在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分析。班组长是能否实现精益改善活动成功的关键,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a:要组织好职工参与,传播正能量,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b:要注重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深入到生产的全过程,掌握第一手数据;c: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权限,实施奖惩机制,确保正平公正;d:要有创新精神,并且鼓励团队创新,突破固有的定式思维;e:要不厌其烦、实事求是,对方案进行反复实践和推敲,力求准确到位。

  

04.结语。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班组长的作用,任何班组长都是冲锋在前的代表。班组长的权责,决定了他在精益改善活动中的作用,而班组长的工作能力和作用发挥是重中之重,这些能力体现在严格管理上,体现在关心关爱职工上,体现在理论结合实际上,体现在团结职工、依靠职工、注重实践等细节上。要开展好精益改善活动,班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班组精益制造奖(班组精益制造奖励方案)


复制成功